01研究生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据中国教育在线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377万,较2020年341万增加36万,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对于2021年研究生,即使扩招,其幅度也很小。在全国研招单位的研招计划中,除去博士和推免硕士研究生名额,硕士研究生考试录取的实际比率将低于20%。因此2021年考研整体难度将继续提升。
02考研报名集中度呈现历史新高
全国700多个研招专业中,约14%的热门专业,集中报考了约50%考生,形成了两极分化的报考格局。
在报考分布上呈现向热门高校和专业明显集中的态势。少数热门专业,例如工商管理、法律硕士、会计、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闻与传播、通信工程等吸引了大量考生。
03专业硕士招生比例呈现历史新高
2020年学术硕士招生人数占比37.6%,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62.4%。2021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还将继续提高。
专业硕士主要集中于工程师、教师、律师、会计、审计、税务、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亟需高层次人才的职业领域。
04招考对综合素质的要求呈现历史新高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文件明确提出深化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优化初试科目和内容,强化复试考核,综合评价考生考试成绩、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一贯学业表现等,择优录取;
关于综合素质要求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对契合新时代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创新、创业、创造能力以多元核心素质等指标的综合考评,尤其在复试环节将有更高标准。很多研招单位都出台了相关规定。
复试加入了综合素质相关新规则,建议广大考生,应该结合新形势下的综合素质评价要求,更有针对性的筹划规划复试准备工作。
05往届考生报考比例呈现历史新高
2021年考研群体中往届考生比例继续提高,并且多个研招单位的往届考生报名人数已经超过应届考生。
往届考生主要有三类:
一、应届考研失败,继续“二战”的考生;
二、由于今年疫情影响,部分企业招聘缩减甚至降薪裁员。社会就业压力激发了部分在职人员的考研意愿,期望通过学历提升来增强职业竞争力;
三、因为新兴产业和岗位的更高要求,部分在职人员准备提升自身知识与能力水平,从而选择考研深造。
06考生参加辅导比例呈现历史新高
根据调访统计,大约76%的考生都报名参加了备考辅导。
有关复试那些事儿
加大对复试环节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对考生来说,过了初试只是过了一关,后面还有一座大山需要翻越。去年因为疫情影响采取了线上“云复试”,不知道今年走向如何,如果还是延续云复试,同学们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现场复试又是怎样的流程呢?
01“云复试”需要注意的
图源:@人民日报
之前已经为大家总结过一部分有关复试的问题,点这里查看:5省1校官宣初试成绩查询时间!考研结束第二天,2021考研人还应该注意什么?
02现场复试流程是怎样?
复试包括体检、笔试、面试三种形式(注意留意学校的复试通知)
复试面试流程一般为:面试组织→抽签入场→面试答题→随机提问→考生退场→评分考核。
03复试面试的形式是怎样?
考生抽签答题或者从题库中抽取题目,导师也会随机提问,包括让考生自我介绍、为什么报这个学校/这个专业等等,然后从你自己的一些回答中抽取一些重点深入提问。
英语面试:考查学生英语水平,一般由导师问题,抽取题目或者给出材料,考生做出翻译、复述或者就问题给予观点。
04复试面试中的相关问题
常规问题:
①请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②为什么会报考**院校**专业的研究生?
③作为一个跨专业的考生,你有什么优势?
④简述一下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
⑤有参加过专业类的实践活动吗?
⑥读研后,具体想研究哪个方面?有没有相关了解?
⑦谈谈你对本专业的了解或者对某一个老师的论文有没有了解。
(记得实话实话,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了解就是不了解,千万别瞎扯,得不偿失。)
05面试具体考查哪些方面能力?
综合素质能力: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本学科以外的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责任心;事业心;纪律感;人文素养等。
专业素质能力:大学阶段的成绩、外语听说能力、科研学术情况、专业实践情况、专业课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临场反应能力:面对老师的提问,能否临场应变,条理清晰,逻辑缜密、是否能举一反三、是否有发散思维;同时对同学们的性格也是一个考查。
复试流程各大高校大同小异,复试时间一般是两天左右。在准备复试之前要了解报考院校的复试比重,不同院校初试与复试的加权方式可能不同,有些可能为40%、50%,甚至大于50%,这些都可以在报考院校的官网上面会找到往届的复试通知,会有体现,可以做个参考,最新的要以21年的复试安排通知为准。
06如何高效准备面试
图源:@人民日报
07复试结果什么时候出?
图源:@人民日报
有的院校是当时就会宣布结果,有的则是需要等几天再通知结果,各个院校情况不同,大家可以参考往年的。总之,希望大家都可以顺利初试,完美复试,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