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大纲:海南医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口腔综合》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众所周知,考研大纲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也是考生复习备考必不可少的工具书,规定了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应科目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权威政策指导性考研用书。今天,为了方便考研的小伙伴们,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1考研大纲:海南医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口腔综合》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Ⅰ.考试性质
 
口腔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口腔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口腔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口腔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科目及目标
 
口腔综合主要考试范围为《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预防医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原则上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口腔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兼顾口腔多学科知识的掌握,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比例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和比例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分值比例:
 
口腔解剖生理学约10%
 
口腔组织病理学约10%
 
口腔内科学约30%
 
口腔颌面外科学约20%
 
口腔修复学约20%
 
口腔正畸学约10%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Ⅳ.试卷题型结构
 
1.选择题(约占60%,180分)
 
2. 名词解释(约占10%,30分)
 
3. 问答题 (约占30%,90分)
 
V.考查内容
 
一、口腔解剖生理学
 
(一)绪论
 
1.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和任务。
 
2.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3.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
 
4.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方法。
 
(二)牙体解剖生理
 
1.牙的演化。
 
2.牙的组成、分类与功能。
 
3.临床牙位记录法。
 
4.牙的萌出和乳恒牙更替
 
5.牙体解剖常用名词和表面标志。
 
6.恒牙外形。
 
7.乳牙外形。
 
8.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9.牙髓腔解剖。
 
(三) 牙列与咬合
 
1.牙列。
 
2.牙尖交错牙合。
 
(四)颌面部骨
 
1.上颌骨。
 
2.下颌骨。
 
3.鼻骨。
 
4.颧骨。
 
5.腭骨。
 
6.蝶骨。
 
7.颞骨。
 
8.舌骨。
 
(五)颞下颌关节
 
1.颞下颌关节的构成。
 
2.颞下颌关节的血液供应与神经支配。
 
3.颞下颌关节的运动。
 
4.颞下颌关节负重与改建。
 
(六)口颌面颈部肌
 
1.表情肌。
 
2.舌、咽、腭、喉部肌。
 
3.咀嚼肌。
 
4.颈部肌。
 
5.口颌系统肌链。
 
(七)口腔颌面颈部神经
 
1.三叉神经。
 
2.面神经。
 
3.其他脑神经。
 
4.颈部脊神经。
 
5.颈部内脏运动神经。
 
(八)面颈部血管
 
1.动脉。
 
2.静脉。
 
(九)头颈部淋巴结和淋巴管
 
1.头面部淋巴结。
 
2.颈部淋巴结。
 
3.颈淋巴干及淋巴导管。
 
4.颈深淋巴结的划分及头颈部淋巴结的传统分组。
 
(十)唾液腺与唾液
 
1.腮腺。
 
2.下颌下腺。
 
3.舌下腺。
 
4.小唾液腺。
 
5.唾液的分泌和功能。
 
(十一)面颈颅部局部解剖
 
1.面部局部解剖。
 
2.颈部局部解剖。
 
3.颅部局部解剖。
 
(十二)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
 
1.唇、颊、舌、腭、咽、喉的局部解剖。
 
2.口腔生理功能。
 
3.临床应用。
 
(十三)口腔颌面部断面解剖
 
1.概述。
 
2.口腔颌面颈部横断面解剖。
 
3.口腔颌面部冠状断面解剖。
 
4.口腔颌面部矢状断面解剖。
 
(十四)颌位与下颌运动
 
1.牙尖交错位。
 
2.后退接触位。
 
3.下颌姿势位。
 
4.三个基本颌位的位置关系。
 
5.前伸牙合颌位与侧牙合颌位。
 
6.下颌运动。
 
7.下颌运动的记录方法。
 
(十五)咀嚼
 
1.咀嚼的发育与神经控制。
 
2.咀嚼运动。
 
3.咀嚼运动的生物力学与肌肉活动。
 
4.咀嚼时牙的动度与磨耗。
 
5.舌、唇、颊和腭在咀嚼运动中的作用。
 
6.咀嚼的作用与影响。
 
(十六)口腔感觉
 
1.口腔颌面部感觉的感受器与传导通路。
 
2.口腔颌面部痛觉。
 
3.口腔黏膜温度觉。
 
4.口腔黏膜触觉和压觉。
 
5.牙周本体觉。
 
6.味觉。
 
二、口腔组织病理学
 
(一)口腔颌面部发育
 
1.神经嵴、腮弓和咽囊。
 
2.面部的发育。
 
3.腭的发育。
 
4.舌的发育。
 
5.唾液腺及口腔黏膜的发育。
 
6.颌骨和颞下颌关节的发育。
 
(二)牙的发育
 
1.牙胚的发生和分化。
 
2.牙体组织的形成。
 
3.牙的萌出和替换。
 
(三)牙体组织
 
1.釉质。
 
2.牙本质。
 
3.牙髓。
 
4.牙骨质。
 
(四)牙周组织
 
1.牙龈。
 
2.牙周膜。
 
3.牙槽骨。
 
(五)口腔黏膜
 
1.口腔黏膜的组织结构。
 
2.口腔黏膜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3.口腔黏膜的功能和增龄变化。
 
(六)唾液腺
 
1.唾液腺的一般组织学结构。
 
2.唾液腺的分布及组织学特点。
 
3.唾液腺的功能与增龄性变化。
 
(七)颞下颌关节
 
1.髁突。
 
2.关节窝和关节结节。
 
3.关节盘。
 
4.关节囊和韧带。
 
5.滑膜。
 
6.关节血管、神经分布。
 
(八)牙发育异常
 
1.牙数目异常和大小异常。
 
2.牙形态异常。
 
3.牙结构异常。
 
4.牙其他异常。
 
(九)龋病
 
1.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龋病的病理变化。
 
(十)牙髓病
 
1.牙髓炎。
 
2.牙髓变性和坏死。
 
3.牙体吸收。
 
(十一)根尖周炎
 
1.急性根尖周炎。
 
2.慢性根尖周炎。
 
(十二)牙周组织病
 
1.牙龈病。
 
2.牙周炎。
 
3.发生在牙周组织的其他病理改变。
 
(十三)口腔黏膜病
 
1.口腔粘膜病基本病理变化。
 
2.口腔粘膜病。
 
(十二)颌骨疾病
 
1.颌骨骨髓炎。
 
2.颌骨的非肿瘤性疾病。
 
3.非牙源性颌骨肿瘤。
 
(十五)颞下颌关节病
 
1.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2.骨关节炎。
 
3.类风湿关节炎。
 
4.肿瘤及瘤样病变。
 
(十六)唾液腺疾病
 
1.唾液腺非肿瘤性疾病。
 
2.唾液腺肿瘤。
 
(十七)口腔颌面部囊肿
 
1.牙源性囊肿。
 
2.非牙源性囊肿。
 
3.假性囊肿。
 
4.口腔、面颈部软组织囊肿。
 
(十八)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1.上皮性牙源性肿瘤。
 
2.混合性牙源性肿瘤。
 
3.间叶性牙源性肿瘤。
 
4.恶性牙源性肿瘤。
 
5.与骨相关的病变。
 
6.其他肿瘤。
 
(十九)口腔颌面部其它组织来源的肿瘤和瘤样病变
 
1.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
 
2.恶性肿瘤。
 
三、牙体牙髓病学
 
(一)绪论
 
1.牙体牙髓病学的概念。
 
2.牙体牙髓病学的发展简史。
 
(二)概述
 
1.龋病的概念。
 
2.龋病流行病学。
 
(三)病因及发病过程
 
1.牙菌斑的形成和发育。
 
2.牙菌斑微生物学。
 
3.牙菌斑的结构、组成。
 
4.牙菌斑的致龋性。
 
5.龋病病因学的现代概念--四联因素论。
 
6.Miller化学细菌学说。
 
7.蔗糖的致龋性。
 
8.牙、唾液、机体免疫与龋病发生的关系。
 
(四)临床表现与诊断
 
1.龋病的病理过程。
 
2.龋病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3.龋病的诊断方法,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要点。
 
(五)龋病治疗
 
1.牙体非手术治疗方法。
 
2. 牙体修复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3. 牙体修复与充填材料选择的原则。
 
4. 窝洞的分类和结构。
 
5. 深龋的治疗。
 
6. 根面龋的治疗。
 
(六)银汞合金充填
 
1.窝洞预备的基本原则。
 
2.窝洞预备的基本步骤。
 
3. 银汞合金充填术。
 
4. 龋病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七)牙体缺损的粘接修复
 
1.牙体粘结技术原理。
 
2.牙色修复材料。
 
3.釉质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术
 
4.前牙复合树脂直接修复。
 
5.后牙复合树脂直接修复。
 
(八)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1.着色牙,尤其是氟牙症的发病机制和预防原则。
 
2.牙外伤的种类及处理原则。
 
3.着色牙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4.畸形中央尖的防治原则。
 
5.熟悉牙釉质发育不全、四环素牙、斑釉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6.牙体慢性损伤(牙隐裂、磨损、楔状缺损等)。
 
7.牙本质过敏症。
 
8.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的治疗。
 
(九)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1.牙髓形态及组织结构:形态学特点、结构特点。
 
2.牙髓的功能。
 
3.牙髓增龄性变化。
 
4.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牙骨质、牙周膜、牙槽骨。
 
(十)病因及发病机制
 
1.微生物因素。
 
2.物理因素。
 
3.化学因素
 
(十一)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方法
 
1.病史采集的内容和询问方法。
 
2.牙髓活力测验的原理和方法。
 
3.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及其临床应用的局限性。
 
(十二)牙髓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1.各型牙髓病的临床诊断术语、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2.牙髓炎的诊断程序和鉴别诊断思路。
 
(十三)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1.各型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2.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分期、排脓通道和排脓方式;急性根尖周脓肿与急性牙周脓肿的鉴别。
 
3.慢性根尖周炎。
 
(十四)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概述
 
1.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原则。
 
2.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应急处理措施。
 
3.术前感染控制:术区的隔离。
 
4.疼痛的控制。
 
5.应急处理。
 
(十五)活髓保存与根尖诱导成形术
 
1.直接盖髓术、间接盖髓术和牙髓切断术的原理及适应证。
 
2.根尖诱导成形术的原理、适应证、修复机制和愈合类型。
 
3. 根尖屏障术的原理及适应证。
 
(十六)根管治疗术
 
1.根管治疗术的发展概况。
 
2.根管治疗术的病例选择。
 
3.根管治疗术的操作原则。
 
4.根管治疗术的原理和疗效评价标准。
 
(十七)髓腔应用解剖与开髓
 
1.髓腔应用解剖
 
2.髓腔通路预备
 
(十八)根管预备与消毒
 
1.常用根管预备技术的基本步骤。
 
2.常用根管预备技术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
 
3.各种手用不锈钢器械和机用镍钛器械的特点。
 
(十九)根管充填
 
1.根管充填材料的种类和性能。
 
2.侧方加压根管充填方法。
 
3.垂直加压充填技术。
 
4.根管充填的时机。
 
5.根管充填质量评价。
 
(二十)显微根管治疗与根管外科
 
1.口腔科手术显微镜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根尖手术的适应证。
 
3.口腔科手术显微镜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二十一)根管治疗并发症及根管再治疗
 
1.根管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2.根管治疗后疾病的病因。
 
3.根管治疗后疾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4.根管再治疗。
 
(二十二)根管治疗后的牙体修复
 
1、可靠的牙体修复是根管治疗疗效的重要保障。
 
2、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前的评估及方法选择。
 
3、根管治疗后牙齿的椅旁修复。
 
4、根管治疗后牙齿的间接修复。
 
(二十三)口腔检查
 
1、口腔检查前准备。
 
2、口腔检查内容。
 
3、X线检查。
 
4、实验室检查。
 
5、病历记录。
 
四、牙周病学
 
(一)绪论
 
1.牙周病学在口腔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2.古代文明对牙周病的认识。
 
3.现代牙周病学的发展。
 
(二)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1.牙龈。
 
2.牙周膜。
 
3.牙骨质。
 
4.牙槽骨。
 
5.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
 
6.牙周组织的增龄性变化。
 
7.前牙美学区的临床特点。
 
(三)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
 
1.牙周病的分类。
 
2.牙周病的流行情况。
 
3.牙周病的危险因素。
 
4.牙周流行病学研究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四)牙周病微生物学
 
1.概述。
 
2.牙菌斑生物膜。
 
3.牙周微生物的致病机制。
 
4.牙周致病菌。
 
(五)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
 
1.牙石。
 
2.解剖因素。
 
3.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和错牙合畸形。
 
4.其他促进因素。
 
5.牙合创伤。
 
6.食物嵌塞。
 
7.不良习惯。
 
8.牙面着色。
 
(六)牙周病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和促进因素
 
1.牙周组织的防御机制。
 
2.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
 
3.牙周炎发病中宿主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4.牙周病的全身促进因素。
 
(七)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
 
1.牙龈的炎症和出血。
 
2.牙周袋的形成。
 
3.牙槽骨吸收。
 
4.牙松动和移位。
 
5.牙周病的活动性。
 
(八)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
 
1.病史收集。
 
2.牙周组织检查。
 
3.牙合与咬合功能的检查。
 
4.放射影像学检查。
 
5.牙周病历的特点及要求。
 
6.牙周炎的辅助诊断方法。
 
7.危险因素的评估。
 
(九)牙龈病
 
1.慢性龈炎。
 
2.青春期龈炎。
 
3.妊娠期龈炎。
 
4.白血病的牙龈病损。
 
5.药物性牙龈肥大。
 
6.牙龈纤维瘤病。
 
7.牙龈瘤。
 
8.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9.急性龈乳头炎。
 
(十)牙周炎
 
1.慢性牙周炎。
 
2.侵袭性牙周炎。
 
3.反应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十一)牙周炎的伴发病变
 
1.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2.根分叉病变。
 
3.牙周脓肿。
 
4.牙龈退缩。
 
5.牙根面敏感。
 
6.呼气异味(口臭)。
 
(十二)牙周医学
 
1.牙周感染对某些全身疾病的影响。
 
2.伴全身疾病患者的牙周治疗。
 
(十三)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评估和预后
 
1.临床危险因素评估。
 
2.牙周病的预后。
 
(十四)牙周病的治疗计划
 
1.牙周病的总体治疗计划。
 
2.牙周治疗中应控制医院内感染。
 
(十五)牙周基础治疗
 
1.菌斑控制。
 
2.龈上洁治术。
 
3.龈下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
 
4.基础治疗的效果与组织愈合。
 
5.牙合治疗。
 
6.食物嵌塞的牙合治疗。
 
7.松牙固定术。
 
(十六)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1.药物治疗的目的和原则。
 
2.牙周病的全身药物治疗。
 
3.牙周病的局部药物治疗。
 
(十七)牙周病的手术治疗
 
1.总论。
 
2.牙龈切除术及牙龈成形术。
 
3.翻瓣术。
 
4.磨牙远中楔形瓣切除术。
 
5.切除性骨手术。
 
6.再生性手术。
 
7.根分叉病变的手术治疗。
 
8.牙冠延长术。
 
9.膜龈手术。
 
(十八)牙周病的疗效维护和预防
 
1.疗效维护期的牙周支持治疗。
 
2.预防牙周病的基本原则。
 
(十九)牙周健康与修复治疗和正畸治疗的关系
 
1.修复治疗与牙周健康的关系。
 
2.正畸治疗与牙周健康的关系。
 
(二十)种植体周围组织及其疾病
 
1.种植体周围组织。
 
2.牙周病患者的种植治疗。
 
3.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
 
五、口腔黏膜病学
 
(一)口腔黏膜病概论
 
1.口腔黏膜病学的基本概念。
 
2.口腔黏膜疾病的基本临床病损。
 
3.口腔黏膜检查。
 
4.口腔黏膜的结构及功能。
 
5.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周期与细胞分化、组织更新。
 
6.口腔黏膜随年龄增长出现的外观特征、组织学结构、功能的增龄性变化。
 
7.口腔黏膜上皮结构蛋白的组成成分、功能。
 
(二)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
 
1.口腔黏膜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手足口病、口腔念珠菌病、口腔结核、  球菌性口炎、坏死性龈口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口腔黏膜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手足口病、口腔念珠菌病、口腔结核、球菌性口炎、坏死性龈口炎的鉴别诊断。
 
3.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三)口腔黏膜超敏反应性疾病
 
1.超敏反应的概念、分型。
 
2.各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3.药物过敏性口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接触性口炎、苔藓样变、血管神经性水肿、多形性红斑和斯-约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4.药物过敏性口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接触性口炎、苔藓样变、血管神经性水肿、多形性红斑和斯-约综合征的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原则。
 
5.接触性口炎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原则。
 
(四)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
 
1.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的病因、临床表现特点、分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用药。
 
2.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病理特点、疗效评价试行标准。
 
3.创伤性血疱和创伤性溃疡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4.白塞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全身治疗。
 
5.放射性口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6.赖特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口腔处理。
 
(五)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
 
1.寻常型天疱疮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瘢痕性类天疱疮的组织病理和临床损害特征。
 
3.其他大疱性疾病。
 
(六)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
 
1.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病、口腔红斑病、盘状红斑狼狼疮、口腔黏膜  下纤维性变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2.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病、口腔红斑病、盘状红斑狼疮、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组织病理表现及其防治措施。
 
3.口腔白色角化病的定义。
 
4.白色海绵状斑痣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七)口腔粘膜肉芽肿性疾病
 
1.化脓性肉芽肿。
 
2.局限性口面部肉芽肿病。
 
3.结节病。
 
4.克罗恩病。
 
5.嗜酸性肉芽肿和浆细胞肉芽肿。
 
6.韦格纳肉芽肿病。
 
(八)唇舌
 
1.各类唇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2.口角炎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3.地图舌、沟纹舌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4.舌乳头炎、毛舌、正中菱形舌及舌扁桃体肥大的临床表现。
 
5.舌淀粉样变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萎缩性舌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对因治疗;灼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6.各类唇炎的病理及病因。
 
7.舌疾病的鉴别诊断及局部处理。
 
8.灼口综合征及治疗。
 
8.味觉异常的临床表现。
 
10.舌质舌苔的临床表现及其生理病理意义。
 
(九)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1.梅毒的病因、临床特点和诊断。
 
2.淋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3.梅毒的分类、实验室检查及治疗。
 
4.淋病的实验室检查。
 
5.尖锐湿疣的临床特征。
 
(十)艾滋病
 
1.艾滋病的病因、传染途径、口腔表现。
 
2.艾滋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其预防。
 
(十一)系统疾病的口腔表征
 
1.造血系统疾病。
 
2.维生素缺乏症。
 
3.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4.急性传染病。
 
5.重金属及非金属中毒。
 
(十二)口腔粘膜色素异常
 
1、内源性色素沉着。
 
2、外源性色素沉着。
 
3、色素脱失。
 
六、口腔颌面外科学
 
(一)绪论
 
1.口腔颌面外科学发展简史。
 
2.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内涵与学习方法。
 
3.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未来。
 
(二)口腔颌面外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1.口腔颌面外科病史记录。
 
2.口腔颌面部临床检查。
 
3.消毒与灭菌。
 
4.手术基本操作。
 
5.创口处理。
 
(三)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
 
1.局部麻醉。
 
2.全身麻醉。
 
3.镇静与镇痛。
 
4.重症监护。
 
(四)牙及牙槽外科
 
1.牙拔除术。
 
2.阻生牙拔除术。
 
3.拔牙创的愈合。
 
4.牙拔除术的并发症。
 
5.外科动力系统在拔牙术中的应用。
 
6.牙槽外科。
 
(五)种植外科
 
1.概论。
 
2.口腔种植的生物学基础。
 
3.口腔种植外科的应用解剖。
 
4.口腔种植手术。
 
5.种植牙区骨量不足的处理。
 
6.颌骨缺损种植功能重建。
 
7.种植手术并发症及种植义齿的成功标准。
 
(六)口腔颌面部感染
 
1.概论。
 
2.智齿冠周炎。
 
3.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4.颌骨骨髓炎。
 
5.面颈部淋巴结炎。
 
6.面部疖痈。
 
7.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
 
(七)口腔颌面部损伤
 
1.概论。
 
2.口腔颌面部损伤伤员的急救。
 
3.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
 
4.牙和牙槽突损伤。
 
5.颌骨骨折。
 
6.颧骨和颧弓骨折。
 
7.鼻骨骨折。
 
8.眼眶骨折。
 
9.全面部骨折。
 
10.骨折的愈合。
 
11.口腔颌面部战伤。
 
(八)口腔颌面部肿瘤
 
1.概论。
 
2.口腔颌面部囊肿。
 
3.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4.恶性肿瘤。
 
(九)唾液腺疾病
 
1.唾液腺炎症。
 
2.唾液腺损伤及涎瘘。
 
3.舍格伦综合征。
 
4.唾液腺瘤样病变。
 
5.唾液腺肿瘤。
 
(十)颞下颌关节疾病(TMJ)
 
1.颞下颌关节病的分类。
 
2.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3.颞下颌关节脱位。
 
4.颞下颌关节强直。
 
5.颞下颌关节囊肿、瘤样病变及肿瘤。
 
(十一)颌面部神经疾患
 
1.三叉神经痛。
 
2.舌咽神经痛。
 
3.面神经麻痹。
 
4.面肌痉挛。
 
(十二)先天性唇腭裂与颅面裂
 
1.胚胎发育与发病因素。
 
2.唇腭裂的多学科综合序列治疗。
 
3.唇裂。
 
4.面横裂、正中裂与面斜裂。
 
5.腭裂。
 
6.牙槽突裂。
 
7.腭-心-面综合征。
 
(十三)牙颌面畸形
 
1.牙颌面畸形与正颌外科。
 
2.牙颌面畸形的病因。
 
3.牙颌面畸形的临床分类。
 
4.牙颌面畸形的检查与诊断。
 
5.牙颌面畸形的矫治原则与设计。
 
6.牙颌面畸形的治疗程序与步骤。
 
7.常用正颌外科手术。
 
8.正颌外科手术的术后护理与并发症。
 
9.正颌外科技术的拓展与应用。
 
(十四)牵张成骨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1.概述。
 
(1)牵张成骨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应用的发展史
 
(2)牵张成骨的生物学基础
 
2.牵张成骨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应用。
 
(1)颌骨牵张器
 
(2)颌骨牵张成骨的临床经过
 
(3)颌骨牵张成骨的适应症
 
(4)操作程序及方法
 
(5)颌骨牵张成骨的并发症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6)颌骨牵张成骨术与牙合关系的重建和保持
 
(十五)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
 
1.概论。
 
2.组织移植。
 
(1)皮肤移植
 
(2)骨及软骨移植
 
(3)其它组织移植
 
3.各类畸形及缺损的整复。
 
(1)口角歪斜
 
(2)小口畸形
 
(3)唇外翻或内卷
 
(4)唇红缺损
 
(5)唇缺损
 
(十六)功能性外科与计算机辅助外科
 
1. 口腔颌面功能性外科。
 
(1)口腔颌面功能外科的发展及分类。
 
(2)实施功能外科的原则。
 
(3)口腔颌面功能性外科的内涵与应用。
 
2. 计算机辅助外科。
 
(1)计算机辅助外科的疾病概念和原理。
 
(2)计算机辅助外科的内涵和目标。
 
(3)计算机辅助外科的分类及所涵盖的相应技术。
 
七、口腔修复学
 
(一)口腔修复学绪论
 
口腔修复学的概念、范畴、任务、相关学科、发展概况、特点。
 
(二)临床接诊:初诊、病史采集、口腔临床检查、诊断及治疗计划、修复前准备及处理、口腔临床病程记录、口腔复诊和复查、医生与技师的合作交流、临床接诊应树立的现代观念。
 
(三)可摘局部义齿
 
1.可摘局部义齿概述。
 
2.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及作用:支托、人工牙、基托、固位体、连接体。
 
3.可摘局部义齿的类型及支持方式。
 
4.牙列缺损及可摘局部义齿的分类:Kennedy 牙列缺损分类、Cummer分类法、王征寿分类法、Kratochvil分类法。
 
5.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适应症、优缺点、与固定义齿修复的特点比较。
 
6.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设计的基本要求、义齿的稳定和固位、分类设计、固定-可摘联合修复。
 
7.可摘局部义齿的模型观测。
 
8.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技术:
 
(1)修复前准备。
 
(2)印模、功能印模和模型:托盘选择,印模材料的选择,印模种类及取印模的方法印模的要求、模型种类,模型材料的种类,灌模型的方法及要求。
 
(3)确定颌位关系及上颌架。
 
(5)模型设计和模型预备:模型观测,确定义齿共同就位道,义齿共同就位道的类型,确定义齿共同就位道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9.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工艺:铸造支架的制作、弯制法制造支架和卡环、排牙、完成可摘局部义齿
 
10.义齿初戴:注意事项、检查及处理、戴牙须知。
 
11.义齿戴用后出现的问题和处理。
 
12.可摘局部义齿的修理
 
(四)牙列缺损/缺失的固定-活动义齿修复
 
1.附着体的特点、分类。
 
2.机械式附着体义齿:组成与设计、修复治疗步骤。
 
3.磁性附着体义齿:分类及特点、应用形式、在全口义齿中的应用、在其他义齿中的应用。
 
4.套筒冠义齿:特点、组成与设计、修复治疗步骤。
 
(五)全口义齿
 
1.全口义齿概述。
 
2.无牙上下颌解剖标志、组织结构的特点与全口义齿修复的关系。
 
3.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4.无牙颌的口腔检查和修复前的准备。
 
5.无牙颌印模和模型。
 
6.颌位关系的一些基本概念颌位关系的确定、记录和转移。
 
7.全口义齿人工牙的选择和排列。
 
8.全口义齿的固位与稳定全口义齿的平衡牙合。
 
9.全口义齿美学。
 
10.全口义齿试牙、戴牙、戴牙后常见问题及处理、全口义齿的修理。
 
11.单颌全口义齿、即刻全口义齿、覆盖全口义齿。
 
(六)牙体缺损修复
 
1.概述:发展概况、牙体缺损的病因、影响、修复体的种类。
 
2.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
 
3.牙体缺损修复体的种类(形态分类和材料分类)、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
 
4.牙体缺损修复的适应症、修复设计、修复前的准备。
 
5.暂时修复体
 
6.固定修复印模技术、咬合关系确定。
 
8.比色。
 
9.牙体缺损修复体各论(各类修复体的种类、特点、适应症和禁忌症、牙体预备的要求和步骤、修复体的制作要点):
 
(1)烤瓷熔附金属全冠:适应证及临床注意事项、优缺点和临床修复基本程序、材料分类及其作用、金-瓷结合机制及材料要求、牙体预备的基本要求和步骤,熟悉冠颈缘处肩台预备方面国际上的几种观点、制作及常见问题的预防及处理。
 
(2)铸造金属全冠:适应证、设计及牙体预备、技工室制作的流程及其要点。
 
(3)全瓷冠:适应证与临床注意事项、分类、牙体预备、制作工艺和粘结。
 
(4)桩核冠:组成和分类、适应证和临床注意事项、桩核冠的设计要求、牙体预备和桩核的印模、试戴与粘固。
 
(5)贴面:适应证和临床注意事项、分类、修复术前准备、牙体预备、直接贴面修复、修复的注意事项。
 
(6)嵌体与部分冠:适应症与禁忌证、嵌体洞形与部分冠的预备步骤和要求、嵌体与部分冠的分类。
 
10.牙体缺损修复体的粘结、粘固与完成。
 
11.牙体缺损修复体的临床应用选择:前牙、后牙。
 
12.牙体缺损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七)固定局部义齿修复
 
1.固定局部义齿的修复概述。
 
2.固定局部义齿的组成与类型。
 
3.固定局部义齿修复的生理基础及适应症。
 
4.固定局部义齿的设计:设计基本原则、基牙的选择、固位体设计、桥体设计、连接体设计、设计中的美学要点、不同牙类型列缺损的固定桥修复设计、不同材料固定桥在临床应用中的选择、粘结固定桥及其设计要领。
 
5.固定局部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6.固定局部义齿的临床操作步骤:修复前的检查及口腔预备、掌握修复方案的制定、修复前的医患交流以及整个临床制作流程、基牙的牙体预备、基牙的保护和临时修复体、试戴与粘结。
 
7.固定局部义齿的制作:金属烤瓷固定桥、全瓷固定桥、粘接固定桥
 
8.试戴与粘结
 
9.固定局部义齿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八)种植义齿修复
 
1.种植义齿概述:发展概况、牙种植成功标准、组成及结构。
 
2.种植义齿的分类。
 
3.种植义齿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4.种植义齿的修复设计:修复原则、设计中的生物力学、牙种植体植入手术设计、咬合设计、上部结构与基台的连接。
 
5.种植义齿上部结构的设计和制作:局部种植义齿上部结构的设计和制作、全口种植义齿上部结构的分类设计。
 
6.种植义齿的健康维护。
 
7.种植修复并发症及处理。
 
八、口腔正畸学
 
1.错牙合畸形的病因、检查诊断、分类、临床表现以及标准目标。
 
2.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研究方法以及颅面骨骼的生长发育,牙列的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上、下颌骨的生长发育情况,建牙合的动力平衡;正畸矫治过程中的组织变化。
 
3.牙齿移动的生物学规律及生物力学原理,支抗在正畸治疗中的意义,口内、口外矫形力。
 
4.X线头影测量技术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5.活动矫治技术的原理及常用活动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
 
6.标准方丝弓技术与直丝弓矫治技术的组成、适应证及矫治原理。
 
7.功能矫治技术的原理和临床常用功能矫治器的组成及适应证。
 
8.各种临床常见错牙合畸形的治疗,成年人与青少年正畸治疗的不同,牙周病正畸治疗注意事项,错牙合畸形治疗后保持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常用保持器的设计。
 
9.熟悉正畸临床常用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10.Tipe-edge矫治技术的原理、组成和临床矫治步骤。
 
11.种植支抗技术、自锁托槽矫治技术。
 
13.了解口腔正畸学研究的内容及发展概况。
 
14.正畸材料力学原理和性能。
 
15.三维影像分析技术。
 
16.唇腭裂畸形的正畸治疗。
 
17.正颌外科的术前术后正畸治疗。
 
18.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19.舌侧矫治技术。
 
九、口腔预防医学
 
(一)绪论
 
1.口腔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口腔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三级预防的原则
 
2.口腔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原始启蒙时代;科学基础形成时代;口腔预防医学诞生与发展时代;未来展望
 
(二)口腔流行病学
 
1.口腔流行病学的概念、作用及其发展。
 
2.口腔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性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
 
3.龋病的流行病学。龋病常用指数;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牙周病流行病学:牙周健康指数;牙周病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
 
5.其他口腔疾病的流行概况:氟牙症;牙本质敏感;口腔癌;口腔黏膜疾病;牙颌异常;唇腭裂。
 
6.口腔健康状况调查:调查的目的;调查项目;调查表格设计;指数和标准;调查方法;样本含量;误差及防止方法;数据的整理和统计。
 
7.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及问卷设计:问卷调查的目的;问卷结构;问卷设计;调查方式;质量控制。
 
8.临床试验方法:临床试验的定义和用途;临床试验的基本分类;临床试验的设计;临床试验结果的评价。
 
(三)循证口腔医学及其应用
 
1.循证口腔医学概述:定义;起源与发展;主要特征;实践方法。
 
2.循证口腔医学的证据。
 
(1)证据等级
 
(2)查找证据
 
3.系统评价方法。
 
4.循证口腔医学在口腔预防医学中的应用。
 
(四)龋病预防
 
1.龋病预防的危险因素:细菌;宿主;食物。
 
2.龋病的预测与早期诊断。
 
3.龋病的预防方法:龋病的三级预防。
 
(五)氟化物与牙健康
 
1.概述:
 
(1)氟在自然界的分布与人体氟来源
 
(2)人体氟代谢
 
(3)氟化物的防龋机制
 
(4)氟化物的其他生理作用
 
(5)氟化物的毒性作用
 
(6)氟牙症
 
2.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
 
(1)饮水氟化
 
(2)食盐氟化
 
(3)牛奶氟化
 
(4)氟片、氟滴剂
 
3.氟化物的局部应用。
 
(1)含氟牙膏
 
(2)含氟漱口液
 
(3)含氟涂料
 
(4)含氟凝胶与含氟泡沫
 
(六)临床口腔预防技术
 
1.窝沟封闭
 
(1)儿童窝沟解剖及患病情况
 
(2)牙合面龋预防方法的发展
 
(3)窝沟封闭的临床应用
 
(4)窝沟封闭的临床效果
 
(5)窝沟封闭的研究进展
 
(6)影响窝沟封闭普及的因素
 
2.预防性树脂充填。
 
(1)预防性树脂充填的适应症
 
(2)预防性树脂充填的分类
 
(3)操作步骤
 
3.非创伤性修复治疗。
 
(1)由来、发展及临床效果
 
(2)适应症及操作方法
 
(3)对非创伤性修复治疗的评价及发展方向
 
(七)牙周病的预防
 
1.牙周病的始动因素。
 
2.牙周病的危险因素。
 
(1)局部危险因素
 
(2)全身危险因素
 
(3)行为危险因素
 
(4)人口社会背景危险因素
 
3.牙周病分级预防。
 
(1)一级预防;
 
(2)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4.牙菌斑的控制。
 
(1)显示菌斑
 
(2)菌斑控制的临床评估
 
(3)机械性措施
 
(4)化学方法
 
5.控制局部相关危险因素。
 
(1)改善食物嵌塞
 
(2)调牙合
 
(3)破除不良习惯
 
(4)预防、矫治错牙合畸形
 
(5)制作良好修复体
 
6.提高宿主抵抗力。
 
7.牙周病与口臭。
 
(1)口臭的原因及分类
 
(2)口臭产生的机制及影响因素
 
(3)口臭的检测
 
(4)口臭与牙周病的关系
 
(5)口臭的防治
 
(八)自我口腔保健方法
 
1.漱口
 
(1)漱口方法
 
(2)漱口液的种类和作用
 
(3)应用漱口液的注意事项
 
2.刷牙:
 
(1)牙刷
 
(2)牙膏
 
(3)刷牙方法
 
(4)刷牙的注意事项
 
3.牙间隙清洁。
 
(1)牙签
 
(2)牙线
 
(3)牙间刷
 
(4)电动冲牙器
 
(5)无糖口香糖
 
(九)其他口腔疾病的预防
 
1.口腔癌的预防。
 
(1)危险因素
 
(2) 预防
 
2.牙本质敏感的预防。
 
(1)危险因素
 
(2)预防
 
3.牙外伤的预防。
 
(1)危险因素
 
(2)预防
 
4.牙酸蚀症的预防。
 
(1)危险因素
 
(2)预防
 
5.错牙合畸形。
 
(1)危险因素
 
(2)预防
 
(十)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
 
1.妊娠期妇女的口腔保健。
 
(1)妊娠期妇女主要的口腔问题
 
(2)妊娠期妇女口腔保健的内容
 
2.婴儿期的口腔保健。
 
(1)婴儿期常见的口腔问题
 
(2)婴儿期口腔保健的内容和方法
 
3.幼儿期的口腔保健
 
(1)幼儿期主要的口腔问题
 
(2)幼儿期口腔保健的内容和方法
 
4.学龄儿童的口腔保健。
 
(1)学龄儿童口腔疾病患病特点
 
(2)学龄儿童口腔保健的内容和方法
 
(3)幼儿园和学校的口腔保健
 
5.老年人的口腔保健。
 
(1)老年人常见的口腔问题
 
(2)老年人口腔保健的方法
 
6.残疾人的口腔保健。
 
(1)残疾人主要的口腔问题
 
(2)残疾人口腔保健的内容和方法
 
(十一)口腔健康促进
 
1.口腔健康促进的内涵。
 
(1)口腔健康促进的理论基础
 
(2)口腔健康促进的概念
 
2.口腔健康促进的组成、任务和途径。
 
3.口腔健康促进的计划、实施和评价。
 
4.口腔健康教育。
 
(1)口腔健康教育的概念
 
(2)口腔健康教育的任务和方法
 
(3)口腔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和评价
 
(十二)社区口腔卫生服务
 
1.概述。
 
(1)基本概念
 
(2)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的任务和基本原则
 
(3)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的内容
 
2.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的制订、实施与评估。
 
3.卫生保健策略与社区口腔卫生服务。
 
(1)初级卫生保健
 
(2)初级口腔卫生保健
 
(3)社区口腔卫生服务与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的关系
 
(十三)口腔卫生服务和口腔卫生政策
 
1.口腔卫生服务。
 
(1)口腔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的定义
 
(2)口腔卫生服务要、需求和利用情况
 
(3)影响我国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的原因
 
(4)提高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的措施
 
2.口腔卫生政策。
 
(1)口腔卫生政策的定义及制定
 
(2)国际口腔公共卫生政策概况
 
(3)中国口腔卫生政策
 
(十四)口腔医疗保健中的感染与控制
 
1.口腔医疗保健中的感染传播及感染疾病
 
(1)感染的传播
 
(2)口腔医疗保健中的感染
 
2.感染控制的措施及方法。
 
(1)患者健康检查与评估
 
(2)患者防护
 
(3)医务人员防护
 
(4)环境防护
 
(5)医疗废物处理。
 
十、儿童口腔医学
 
(一)  概论
 
1.儿童口腔医学概念。
 
2.学科发展史。
 
3.儿童口腔医学的科学范畴。
 
4.我国儿童口腔医学的发展趋势。
 
(二)儿童口腔疾病病史的采集、口腔检查及治疗计划的制定
 
1.病史的采集。
 
2.儿童口腔检查。
 
3.儿童口腔科临床资料。
 
4.儿童口腔疾病治疗计划的制定。
 
5.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口腔检查与治疗计划侧重点
 
(三)乳牙及年轻恒牙的解剖形态与组织结构特点
 
1.乳牙的解剖形态(牙体形态、牙髓腔形态)。
 
2.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釉质、牙本质、牙髓)。
 
3.乳牙的牙根吸收。
 
4.乳牙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恒牙的萌出及恒牙列的形成、发音及保护心理)。
 
5.年轻恒牙的特点。
 
(四)儿童颅面部与牙列的生长发育
 
1.生长发育分期及各期特点。
 
2.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3.颅面骨骼和牙列的生长发育。
 
4.牙与牙合的发育
 
(五)  牙齿发育异常
 
1.牙齿数目异常(牙齿数目不足、牙齿数目过多)。
 
2.牙齿形态异常(畸形牙尖与畸形窝、过大牙过小牙及锥形牙、双牙畸形、弯曲牙、牙髓腔异常)。
 
3.牙齿结构异常(釉质发育不全、牙本质发育不全、氟牙症和四环素着色牙)。
 
4.牙齿萌出异常(牙齿萌出过早、牙齿萌出过迟和牙齿异位萌出)。
 
(六)  儿童口腔科就诊儿童的行为管理
 
1.概述。
 
2.儿童口腔科非药物行为管理。
 
3.儿童口腔科治疗中的焦虑和疼痛控制。
 
4.儿童局部麻醉。
 
(七)  儿童龋病
 
1.乳牙龋病的患病情况(患病现状与分类、乳牙龋蚀的特点及易患龋的因素)。
 
2.乳牙龋病的危害性(局部影响、全身影响)。
 
3.治疗(药物治疗、修复治疗、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4.年轻恒牙的龋病治疗(修复原则、深龋再矿化治疗)。
 
5.幼儿期龋病的预防及对家长的教育(对家长教育的意义、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饮食管理的概念、定期检查的概念、龋病活跃性的检测、氟化物的应用和窝沟封闭剂的应用)。
 
(八) 儿童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1.乳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目的。
 
2.乳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检查和诊断方法(疼痛、肿胀、叩痛和松动、牙髓敏感测试和X线检查)。
 
3.乳牙牙髓病(分类及诊断要点、治疗方法)。
 
4.乳牙根尖周病(特点、治疗方法)。
 
5.年轻恒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临床特点、治疗原则、根尖诱导成形术及其药物)。
 
(九)儿童牙外伤
 
1.儿童牙外伤发病情况。
 
2.牙外伤分类与临床诊断。
 
3.牙齿震荡(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治疗)。
 
4.牙齿折断(牙冠、牙根和冠根折断)。
 
5.牙齿移位(牙齿挫入、牙齿侧向移位和部分脱出、牙齿完全脱出)。
 
6.乳牙外伤(诊断、对继承恒牙的影响、治疗)。
 
(十)儿童牙周组织疾病及常见粘膜病
 
1.儿童牙周组织的特点。
 
2.儿童牙龈病(萌出性龈炎、不洁性龈炎、牙列拥挤性龈炎、口呼吸型增生性龈炎、青春发育期龈炎、卡他性龈炎、药物性牙龈增生和遗传性牙龈纤维瘤)。
 
3.儿童牙周病(牙槽骨急性局部性破坏、咬合创伤和牙周炎)。
 
4.儿童常见粘膜病(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坏死性龈口炎、口角炎、婴幼儿创伤性溃疡、疱疹性口炎和地图舌)。
 
5.儿童全身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
 
(十一)咬合诱导
 
1.咬合诱导的概念。
 
2.影响咬合发育紊乱的因素(龋病对牙合发育的影响、牙齿发育异常对合发育的影响、口腔不良习惯)。
 
3.乳牙早失和间隙管理(间隙保持器的意义和适应证的掌握、间隙保持器的设计和制作)。
 
4.牙列发育中咬合紊乱的早期矫治(前牙反牙合、后牙反牙合、牙列拥挤与减数拔牙、咬合紊乱的早期预防)。
 
(十二)乳牙和年轻恒牙的拔除
 
1.乳牙的拔除及年轻恒牙的拔除(适应证、禁忌证、拔牙前的准备、拔牙方法、拔牙后的注意事项)。
 
2.多生牙的拔除及阻生牙的开窗助萌。
 
3.口腔软组织及牙槽外科手术。
 
(十三)残障儿童口腔医疗
 
1.概述。
 
2.智力残疾。
 
3.脑瘫。
 
4.躯体残疾。
 
5.视力障碍。
 
6.听力障碍。
 
(十四)全身性疾病在儿童口腔的表现
 
1.血友病。
 
2.白血病。
 
3.艾滋病。
 
4.糖尿病。
 
5.遗传性外胚发育不全综合征。
 
6.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综合征。
 
7.低磷酸脂酶症。
 
8.唐氏综合症。
 
9.掌炻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
 
10.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值症。
 
11.Axenfeld-Rieger综合征。
 
12.白细胞功能异常。
 
 
1.《口腔解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2.《口腔组织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3.《牙体牙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
 
4.《牙周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
 
5.《口腔黏膜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
 
6.《口腔颌面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7.《口腔修复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8.《口腔正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9.《口腔预防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10《儿童口腔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

原文标题:海南医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原文链接:http://www.hainmc.edu.cn/yjsy/info/1027/1760.htm


以上就是“2021考研大纲:海南医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口腔综合》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的相关内容,更多考研信息,请持续关注。

X

扫码添加获取各院校复试名单及录取名单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除非来源注明研线网,否则内容均为网络转载及整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出,仅供个人交流学习使用。如本站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刘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