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346] 考试科目名称:体育综合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结构
综合考试科目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第一部分 学校体育学 150分
第二部分 运动生理学 150分
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根据各科需要,题型可能有小的调整。
二、考试目标
全日制攻读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综合科目,内容包括学校体育学和运动生理学等两门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体育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 学校体育学
(一)学校体育总论
1.学校体育的含义
2.西方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特点
3.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二)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1.学校体育的结构
学前教育阶段体育;初等教育阶段体育;中等教育阶段体育;高等教育阶段体育
2.确定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
学校体育基本功能的含义;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与不同年龄阶段
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含义;社会发展需要的含义;学校体育和国民体育发展需要的含义;学校体育环境和条件的含义
3.学校体育的效果目标
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含义;传授体育运动、卫生保
健、健康生活知识、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的含义;培养对体育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含义;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的含义;发展学生的运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的含义
4.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外体育活动
(三)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
1.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的概念;体育课程的四个理解点
2.体育课程类型
体育课程的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含义;分科课程与综合
课程的含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含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的含义;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含义
3.体育课程改革趋势
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4.体育课程编制
体育课程目标的概念;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具体包括的内容
;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程实施;体育课程评价
(四)体育教学目标
1.体育教学目标的概述
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体育
教学目的之间的联系及区分
2.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
学段体育教学目标的划分及其之间的关系
3.大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
小学、初中、高中体育教学目标
(五)体育教学过程与原则
1.体育教学过程概述
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体育教学系统的过程性要素;体育教学过
程的基本阶段
2.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3.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交往
体育教学过程中交往的概念;体育教学过程中交往的特点;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基本要素
4.体育教学原则体系
体育教学原则的含义;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六)体育教学方法
1.体育教学方法概述
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
2.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及其基本要求
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
(七)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1.体育教学设计概述
体育教学设计的含义;体育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
2.体育教学的中观教学设计
水平教学设计的含义;学期教学设计的含义;学期教学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3.体育教学的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4.体育课堂教学设计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
5.体育教学的实施
体育教学常规的含义;运用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的基本要求;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布置的注意事项;班级教学的基本形式;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体育课密度;体育课运动负荷量度;体育课的总结
(八)课余体育概述
课余体育活动的特点
(九)学校体育管理
1.体育教师的地位与劳动特点
当代学校教育对体育教师地位的要求;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
2.体育教师的类型特征
按不同学制划分的体育教师类型特点;按不同成才特征划分的体育教师类型特点
3.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与职责
体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条件;体育教师的基本职责
4.体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体育教师的培养;体育教师的培训;体育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发展趋势
四、主要参考书目
1.潘绍伟等:《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版。
2. 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
第二部分 运动生理学
(一)绪论
1.运动生理学的概念
2.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
(二)肌肉的活动
1.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肌肉的收缩机制;骨骼肌收缩的形式及特点
2.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骨骼肌纤维的类型;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
(三)氧运输系统
1.呼吸机能
呼吸的概念;呼吸运动类型;肺通气机能的评价;长期运动对肺功能的影响;运动时的呼吸
2.血液
血液的功能;氧气的血液运输与氧离曲线的意义
3.血液循环功能
心脏泵血功能及其评价;动脉血压成因及其影响因素;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及调节;长期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脉搏(心率)测定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4.运动中的氧供与氧耗
最大吸氧量概念;最大吸氧量的影响因素
(四)肌肉活动与物质能量代谢
1.肌肉活动与物质能量代谢的相关概念
糖代谢、运动能力与补糖;运动与脂肪代谢
2.肾脏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
3.运动与运动性蛋白尿
4.人体三个供能系统的特征
(五)运动技能的学习
1.运动技能的概念
2.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体育教学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六)肌肉活动的激素调节
1.激素概念及其生理作用
2.几种主要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3.兴奋剂概念及使用兴奋剂的危害
(七)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
1.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
2.极点与第二次呼吸
3.运动性疲劳概念及主要产生机制
4.运动性疲劳的判断指标及方法
5.超量恢复的概念以及促进恢复的常用措施
(八)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分析
1.身体素质概述及发展身体素质的意义
2.决定肌肉力量的生理学因素
3.肌肉力量训练
4.无氧耐力及其训练
(九)体育教学与课余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分析
1.安静状态下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
2.定量负荷时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
3.极量负荷时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
(十)儿童少年与体育运动
1.儿童少年解剖生理特点与运动
2.儿童少年的运动特点
四、主要参考书目
1.《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全国联考考试大纲及指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版。
2.邓树勋主编:《运动生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3.《运动生理学》,“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