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桥梁工程》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重点考查学生对桥梁工程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桥梁工程基本理论的应用能力掌握情况,重点考察考生对钢筋混凝土梁桥的设计理论及施工方法,对国内外复杂桥型的设计方法及理论有初步了解。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根据考查内容不同,试卷内容结构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
(1)桥梁设计基本原则及设计荷载知识点部分,比例为20-30%;
(2)混凝土梁桥知识点部分,比例为30-40%;
(3)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知识点部分,比例为10-20%;
(4)拱桥设计与构造知识点部分,比例为10-20%;
(5)其它桥型知识点部分,10%。
(四)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题型结构为:名词解释24分;简答题48分;论述题28分。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桥梁基本概念、设计基本原则及设计荷载(约占35%)
1、掌握桥梁的专有名词、组成、分类、基本体系、造型及设计荷载与桥面布置与构造;2、熟悉桥梁设计程序和现行公路桥涵设计规范;3、了解国内外桥梁发展概况。
(二)混凝土梁桥 (约占30%)
1、掌握混凝土梁桥设计参数概念、设计方法与计算;2、熟悉梁桥实用空间简化计算与支座和墩、台计算;3、了解梁桥的预制与施工工艺。
(三)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约占15%)
1、掌握预应力连梁预加为应力、收缩徐变、支座变位、温度变化引起次内力的基本概念;2、熟悉预应力连续梁次内力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及箱梁分析;3、了解刚架桥的概念与设计计算。
(四)拱桥设计与构造(约占10%)
要求掌握拱桥的设计与构造及基本概念。
(五)其它桥型(约占10%)
1、掌握长大桥构造和分类与体系分析;2、熟悉长大桥设计与计算特点。
四、考试用具说明
考试需携带计算器及直尺。
复试《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重点考查学生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供应链相关基本理论的应用能力掌握情况,重点考察考生对各个物流功能内容、特点的了解、物流系统的设计能力、物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对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及理论有初步了解。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题型结构为:名词解释15分;简答题30分;计算题35分;案例分析题20分。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采购物流(约占15%)
掌握采购对于现代企业的重要意义,采购方式、采购的策略以及如何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二)生产物流(约占25%)
要求掌握不同生产类型下生产物流的特点、生产物流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形式,熟悉先进的生产物流运作模式。
(三)销售物流(约占25%)
要求掌握企业销售物流的概念、构成、分类、内容和意义,对配送路径的选择与规划方法。
(四)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约占10%)
要求掌握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内容、组成和分类,以及如何确定订货量和订货点来控制企业的库存成本。
(五)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约占15%)
要求掌握物流战略规划概述、组成以及意义,掌握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的方法。
(六)供应链管理(约占10%)
要求掌握供应链的基本概念,构成、分类与意义,供应链绩效的评价方法,以及供应链的企业激励机制。熟悉业务流程再造概念、分类、实施范围和意义,掌握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法。
四、考试用具说明
考试需携带计算器。
复试《测绘学综合》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测绘学综合》是我校土木工程测量专业硕士研究生考试复试科目。考生要理解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学、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技术。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内容结构为各部分知识点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
(四)试卷题型结构
知识点解释20分;选择题20分;填空题20分;问答题40分。
三、考查内容及要求
(一)测量学(约占50%)
测量学的概念和测量基准,理解地面点位的确定方法,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水准测量原理方法及数据处理,角度测量原理方法及数据处理,距离测量原理方法及数据处理,坐标测量原理方法及数据处理,理解测量误差的分类,理解误差传播定律,地形图比例尺的基本概念,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方法,地形图符号的分类。
(二)大地测量学(约占10%)
理解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作用和服务对象;理解大地测量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深度基准的概念;大地测量学的现代发展及其学科分类。
(三)工程测量学(约占10%)
理解工程测量学的含义;理解工程各阶段的测量工作;理解工程控制网的布设;了解施工放样与变形监测。
(四)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约占10%)
理解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了解4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理解GNSS网平差软件数据处理流程。
(五)遥感科学与技术(约占10%)
理解遥感的概念与遥感平台;了解遥感的发展历史和遥感平台;了解遥感影像处理的相关技术。
(六)地理信息系统(约占10%)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及构成;了解地理信息的工程建设与应用;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软硬件构成。
四、考试用具说明
考试使用黑色笔作答,考试时需要携带计算器、直尺、笔。
复试《公路勘测设计》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考查考生对公路路线的基本概念、设计依据的掌握,对公路路线平、纵、横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的运用,以及从事道路路线勘察设计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复试科目满分均为100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根据考查内容不同,试卷内容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
(1)基本概念部分,合计30分;
(2)理论分析部分,合计30分 ;
(3)实际应用部分,合计4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提醒结构分为: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40分;综合题40分。
三、考查内容及要求
(一)掌握如下基本概念
1、平曲线加宽及其过渡;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超高及超高渐变率。纸上定线、实地定线的概念;2、道路分类分级标准、设计车辆及车速、交通量及通行能力等基本概念;直线的最小长度;圆曲线的几何元素,最小半径的种类与计算,最大半径;缓和曲线的作用与性质;回旋曲线的数学几何特征;最小纵坡与最大纵坡,最小坡长与最大陡坡坡长,平均纵坡、合成坡度与缓和坡段,纵坡折减;设置爬坡车道的条件;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二)理论分析部分
1、掌握平面线形设计的基本要求;直线的特点及运用,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与超车视距;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成果;2、掌握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纵断面设计方法;3、掌握公路横断面组成;行车道宽度的确定;无中间带及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曲线段视距的保证;道路建筑界限与道路用地;横断面设计及成果;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4、熟悉自然条件对道路选线的影响;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步骤和方法;平原区路选线的特点;山岭区选线及路线展线的主要形式,主要问题的处置方法;丘陵区路线选线的特点。
(三)实际应用部分
1、熟悉纸上定线的概念、内容与操作方法;实地定线概念、内容与操作方法;2、掌握规范中有关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和线形组合设计的有关规定;3、掌握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方法。
四、考试用具说明
无。
复试《交通管理与控制》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重点考查学生对交通控制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交通管理基本理论的应用能力掌握情况,具体主要包括考生对交叉口运行管理、无控制交叉口的车辆冲突理论、单点信号交叉口控制方案、干线信号控制方法和交叉口控制方式的选择依据等内容。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根据考查内容不同,试卷内容结构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
(1)交通管理部分,合计20分;
(2)无信号交叉口控制部分,合计30分;
(3)信号交叉口控制部分,合计40分;
(4)其他部分,合计1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合计20分;
(2)简答题,合计20分;
(3)计算题;合计30分;
(4)论述题,合计30分。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基本概念
1、熟悉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本概念、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原则、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效果等;2、掌握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原则。
(二)行车管理
1、熟悉车速管理的依据和常用方法、车道管理的三种方法:单向交通、变向交通、禁行管理;2、重点掌握单向交通有关理论。
(三)平面交叉口管理
1、熟悉平面交叉口的分类、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的原则、无控制交叉口的车辆冲突理论、主路优先控制的实施方法和交叉口控制方式的选择依据;2、掌握无控制交叉口的车辆冲突理论。
(四)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
1、熟悉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配时理论、介绍单点控制的两种类型:定时信号和交通感应信号;2、掌握每种方法的应用条件和详细配时方法。
(五)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
1、熟悉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的基本知识,介绍线控配时的图解法、数解法;2、掌握线控中的常用算法。
(六)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1、熟悉区域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的基本原理;2、掌握各种系统控制策略;3、了解TRANSYT,SCOOT等系统,了解面控系统中常用配时思路。
四、考试用具说明
考试可携带签字笔、计算器、直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