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学会这些复习小诀窍,20研路绝不偏离航线

  很多20宝宝目前处于非常迷茫的状态,到底从哪里着手准备?怎么开始复习?怎样制定计划?这些都是需要前期思考的问题。
 
  1考研不可能一蹴而就
 
  ※不要想一蹴而就,一夜变成好学生
 
  人类最可悲的就是高估了一天的变化,而低估了五十天的变化。
 
  有的考生只听了一场讲座,便心血来潮,马上制定了成为好学生的方案。虽然这个方案看起来很棒,好像能让你迅速提高成绩。要么就是你报了很多辅导班,这些辅导班承诺让你在短短的几周内提高几十分,其实这些都是不可能短期内实现的。迅速提高成绩的念头很少能实现,也从不具有可持续性。
 
  ※不要盲目增加时间投入
 
  当你的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你又想努力提高成绩的时候,千万不要只是想每天多挤出几个小时做更多的练习题。或许当你的这一新的努力失败后,你会想方设法地考虑进行"克隆实验",想挤出更多时间来做更多的练习题。
 
  那赶紧停下来吧,多数学生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苦学有余,巧学不足。考研君提醒考生,不要问自己怎样才能在一天的学习中多挤出几个小时,而要问自己未来几天怎么才能花几个小时建立学习系统,以便用10秒钟搞定这道题。
 
  失败的考研生几乎总是筋疲力尽。而成功的学生则拥有可持续的学习系统,不仅能让他们用更短的时间做更多的题,而且能为以后延伸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努力找到最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是正道。
 
  2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制定计划,重视效率
 
  考研复习是一个战线很长的事情,越是这种复杂的事情做起来就越应该有计划,这个计划就包括时间上的计划和任务上的计划。
 
  首先,考研期间应该有一个有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其次每天中午应该都保证有午休,因为这样才能保证下午的学习效率,一般下午一点左右可以再次坐到自习室,晚上一般十点左右回宿舍洗漱,顺便记会当天背诵的单词,十一点半就可以躺在床上睡觉了。
 
  还有一个就是学习任务上的计划,每天晚上睡觉前就计划一下第二天应该看些什么,做些什么题,养成一个做了计划就一定要完成的习惯,这样就能让你学习更加注重效率。
 
  千万不要去纠结别人一天学习了多少小时,自己又学习了多少小时,而应该去在意自己在一定的时间里做了多少事情,是不是做到了学习的时候能百分百的投入。
 
  ※制定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
 
  一般人考研都会有接近一年的复习期,这个时间是很长的,即使内心再坚定也很有可能会因为感觉孤单无聊而放弃,所以一定要学会制定一些目标,把完成每一个目标当做自己学习的乐趣,这样你就会发现考研原来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目标要分为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每完成一个目标就去检测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少长进。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所以考研就是战胜自己的过程。
 
  ※时刻做好笔记,注意知识积累
 
  考研君的建议是对于每一门课最好能有一个笔记本,这个笔记本就是用来整理做题时候的一些心得体会和一些做题方法,还有一些知识点的整理,而且最好能将同类的知识点放在一起整理,这样就能实现一个对比而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而且考研君觉得每门课最好能有一个错题本,将做错的题都整理出来,将正确的解题方法和相应的知识点都记在这个题下边,隔段时间就去翻一翻自己的纠错本,从而避免再去犯类似的错误。做笔记一定要做到勤,每一个见解和每一次灵感最好都能记下来,很长时间以后,你的那张知识网就会越织越大,知识深度也会越级越厚。
 
  ※先追求质,后追求量
 
  很多人复习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要无限的去做题,看很多本书,觉得这样量大自然能学好。考研君认为这样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虽然大量做题的出发点是对的,但是提高量之前一定要把质提上去。
 
  把一本好的参考书读透要比把十本书只读一遍要有用的多。所以建议大家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把一道题完全弄明白了,把这道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完全弄透了再去进行下一道题,而且做过的题目一段时间之后最好能返回来看看,一是复习一下知识点,二是学习了新知识后看看能不能与原来的知识串联起来,正所谓温故而知新。
 
  ※劳逸结合,避免内心疲倦
 
  考研复习的周期达到了大半年甚至一年,孤独奋战,越到复习后期可能就越感觉到疲惫,还有激情的淡去,所以一定要想办法做到劳逸结合,避免内心的疲惫。
 
  建议每周六下午不去看书,去打打篮球或者约同学去海边转转散散心,或者每天晚上坚持跑步20分钟,一天的脑力劳动之后让体力也能放松一下。
 
  因为考研复习的时候锻炼时间和以前比就少多了,所以帮帮建议大家每天能拿出一定的实际锻炼一下,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不生病才能将更过的时间和心思放在学习上。
 
  考研比拼的是努力,更是知识的积累,这又怎是一朝一夕能获得的,对于考研,我们要循序渐进,备考有方,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在日常中收获知识的馈赠。

X

扫码添加获取各院校复试名单及录取名单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除非来源注明研线网,否则内容均为网络转载及整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出,仅供个人交流学习使用。如本站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