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大学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沉默的螺旋
 
解析:该题属于效果研究中的理论,一般是一本传播学基础理论的书里面都会有谈到。所以本科基本算是送分题。如果这题都没做出来的考生真的要好好反省自己又没有认真复习。这一题01年的真题就已经出现过了。对于这种基础理论的名词解释,主要把握提出者、主要观点、背后传播观、优缺点就肯定能得满分。如果这种基础理论出现在简答题中,可以再加上该理论的发展过程、与其他理论简单比较,甚至是网络络传播条件下的适用性。
  答:“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德国传播学者诺利—纽曼于1972年在其著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首次提出的,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给予全面的概括。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的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她把舆论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者既而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
  (3)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大众传媒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a.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b.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c.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到孤立形成印象;对人们确定多数人的意见是什么,大众传媒起重要的作用。
  意义:
  1)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舆论形成种的作用,是一个突破。
  3)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指出这种影响来自传媒营造的"意见环境"。
  局限:
  1)其理论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者有时意见的趋同行为,仍有待于推敲。
  2)对社会孤立恐惧,对优势意见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3)多数意见“的压力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不同性质、类型的问题。多数意见压力不同。
  4)过于强调"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何少数派的作用。实际上,少数派的"中坚分子"往往可以对多数派产生影响。
  这道题基本上你只要说出前面的中心意思部分就能得满分,后部分的意义和局限可以稍微提一点就行。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对别的也稍微提一提,让评卷人知道你的知识是一个系统,就更加万无一失了。
 
2、社会化媒体
 
3、框架理论
 
4、分层抽样
 
5、重点访问
 
二、简答题
 
1、试从主动的受众到被动的受众的转变谈谈传播学的发展。
 
2、访问法和问卷法的区别和联系。
 
3、组织传播研究的几大流派。
 
4、结合四川地震中媒体的相关表现,谈谈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功能。
 
三、论述题
 
1、传播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在实证范式中,
 
(1)你认为,传播学应该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还是“应该如何”的问题?
 
(2)传播学是否应该对价值观作判断?
 
(3)你认为传播学研究与研究问题之间是什么关系?
 
(4)你认为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之间是什么关系?
 
(5)研究假设与文献综述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请从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角度谈谈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X

扫码添加获取各院校复试名单及录取名单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除非来源注明研线网,否则内容均为网络转载及整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出,仅供个人交流学习使用。如本站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c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