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收专业:
1.学术型: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00)
2.专业型:仪器仪表工程(085407)和人工智能(085410)
二、调剂基本原则(参考2022年学校的调剂政策提示,2023年调剂政策尚未发布)
1.初试成绩(单科与总成绩)达到国家统一划定复试分数线;
2.初试报考专业与本专业相同或相近(建议报考专业代码与拟调剂专业代码前4位相同),初试科目与本专业考试科目相同或相近(注:本专业考试科目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5自动控制原理),且初始科目要求为英语一和数学一;
3.初试报考专业为以下专业的优先申请调剂: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代码0804**均可),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0811**均可),
电气工程(学科代码0808**均可),
电子信息(085400)仪器仪表工程方向、控制工程方向
能源动力(085800)电气工程方向
4.本科自动化、测控、电力电子、电子信息、智能科学、人工智能、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均可,第一志愿报考本专业优先,前四位学科代码相同优先;
5.燕山大学本校生源、211以上或省属骨干大学生源优先;
6.其余与学校及教育部文件规定为准(具体情况请联系咨询)。
四、团队简介:
1.研究方向
团队瞄准国际前沿并结合工程需求,利用计算机科学、先进传感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多学科交叉优势,围绕生命系统和机电系统两个维度,分别开展多模态数据智能处理、智能监测及个性化评估、智能诊断及健康维护等基础及应用研究,旨在培养具有坚实信号处理与分析基础和先进测试系统设计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应用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团队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脑机交互及智能康复:面向国家重大脑计划及智慧医养的技术需求,综合利用脑机接口、虚拟现实、康复机器人、神经调控等先进前沿技术,开展脑功能状态监测及评估、个性化策略及智能控制、自适应调控及干预等创新性研究,解决脑卒中、帕金森、孤独症等重大脑疾病的干预、诊疗及康复等关键科学问题。主要内容包括:
①多模态神经信号处理;
②脑机接口及生物反馈;
③运动/认知康复及智能诊疗;
④神经调控及行为干预;
⑤康复机器人智能控制;
⑥可穿戴人体信息动态监测;
⑦虚拟/增强现实康复及人机交互;
(2)工业大数据分析及智能运维:立足于制造、能源、交通、国防等领域的高端装备智能化运维管理重大需求,以“多源异构、高维相关、动态时变”的过程或装备感知运行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信号处理、机器学习、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迁移学习、联邦学习、终身学习等)等解决风电机组、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等装备监测大数据挖掘与装备智能诊断及健康管理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①信号处理与故障检测
②工业大数据建模与挖掘;
③基于深度学习的大数据智能故障诊断
④可解释智能计算模型及应用
⑤动态场景下的在线智能诊断与预测
⑥健康评估与剩余寿命预测;
⑦预测性维护系统开发及应用
2.培养模式
本团队具备健全的“指导教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梯队式指导制度以及”课题大组-汇报小组-研讨小组”的课题交流方式,会综合考虑学生的自主意愿和个人能力制定合理化、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长期秉承“团队内双导师制、校外聘导师制及中外联合培养导师制”等多样化培养模式,目前已与美国普渡大学、英国纽斯卡尔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等单位开展稳定的联合培养。此外,本团队鼓励学生深入企业、医院、科研院所等一线场所开展课题调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际及国内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展览及学术交流,注重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学术素质能力的全方位综合培养。
3.合作交流
目前,本团队已与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跨领域学部、美国罗德岛大学自适应学习与系统实验室、美国普渡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中科南京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计算研究所、中国解放军第281医院、北汽集团等单位拥有长期合作关系。
4.科研平台
本团队依托燕山大学智能控制系统与智能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智能康复及神经调控重点实验室、燕山大学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机构,拥有多种高性能测试仪器及脑电、肌电、近红外、运动信息采集平台,具有三维步态/体态分析软件、医学影像三维重建软件、sLORETA源定位软件、频谱分析仪及配套软件等。近5年来,项目组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含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含重点基金1项、省优青1项)、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5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防科工局基础研究项目2项、北汽新技术研究院合作项目等企业研究项目2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